1月18日下午,8辆装载着画舫的平板卡车,浩浩荡荡地驶出兴化市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。这是木船厂入园一年多来规模大的一次集中发货。
这批画舫共26艘,规格大小不一,总订购价270多万元,分别发往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区的旅游景点。
2014年,入园的8家木业有限公司,共生产各类木船4400多艘,其中游船、画舫占七成,总销售额7000多万元,产销量是过去的4倍。
记者站在厂房办公区的阁楼上俯视,只见厂房里排满各式半成品,有观光游船、画舫、龙舟、刚朵拉、彩绘船,有的在制作,有的在组装,有的在油漆。“这是主车间,共1200平方米,侧面还有2栋普通厂房,是负责开料,打普通船的。
2013年9月,竹泓镇配套建设了木船文化产业园的基础设施,至目前已有8家木船骨干企业入园建设标准厂房。这些过去的作坊式企业入园后全部升格为有限公司。
“来到园区才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生产。”兴泓木船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扣说,以前,就是搭个帐篷做厂房,跑到单子就生产。遇有客户上门订船,大家互相压价,为降低成本再偷工减料,终业务越来越萎缩。“现在,园区的工厂像模像样,业务也做不完。”
成立协会制定质量标准
“板厚不低于3厘米,木材必须是30年以上的杉木,钉的密度以每枚间距6厘米为宜,防渗水必须是油石灰打底,打麻,油石灰盖面……”这是竹泓木船生产行业协会
去年7月制定的木船生产质量标准。该标准主要针对5米至25米长的游船、画舫。此外,协会还对各规格的游船、画舫价格确定了低下限。
“制定统一标准,既确保了木船质量,又可避免生产企业之间恶性竞争。”竹泓木船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世洋说,竹泓木船制作工艺是全国非遗项目,在国家尚无木船行业标准的情况下,协会制定统一标准有利于传承、发展木船生产,做大木船产业。
为加强质量监管,园区企业制作的木船出厂前,木船行业协会都要实施质量检测,出具合格证书,统一发放“非遗”标识和竹泓木船商标标识。对不合格产品,坚决不予出厂。
电子商务成为订单主渠道
“质量您放心,我们采用的都是30年以上的杉木材;交货按照您的约定,保证不延误。”兴泓公司电商部,一位小伙子正与上海客户在QQ上洽谈业务。
电子商务已成为木船企业获得生产业务的主要渠道。周世洋说,目前,园区企业累计有电商人员40名,各木业公司都建有电商部,负责接洽业务,每个电商部都有3名以上电商人员。各个企业营销部所接单子还可以互相调剂,企业之间实现抱团发展。